江苏教育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详细内容

高二语文上册分班考试试题

发布:2013-03-06  来源:
分享到:

这篇关于“高二语文上册分班考试试题”的作文,是由江苏招生教育网作文频道 http://zuowen.js-zs.org 整理,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育园中学暑期高二语文检测试题作文网 初中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10分,每小题1分)作文网 高中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宠爱(chǒnɡ)迂回(yū)愀然(qiū)蓊蓊郁郁(wēnɡ)
B.袅娜(nuó)束缚(sù)吮吸(shǔn)戛然而止(ɡā)
C.熏陶(táo)恶劣(lüè)氛(fèn)围提纲挈领(qiè)
D.祈(qí)祷虔诚(qián)难堪(kān)无稽之谈(j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凋懈 荡漾 无精打彩 听其自然
B.寂莫 妥协 脱颖而出 东施效颦
C.轻蔑 迷惘 毫无拘束 化干戈为玉帛
D.报歉 吝惜 和颜悦色 难以质信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________了。
(2)这些精美的文章,是作家生命激情的________,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晶。
(3)我们诵读、________《前赤壁赋》,会得到丰富的景的感受、情的熏陶和理的启迪。
A.风致 灌注 品味B.风致 贯注 品位
C.标致 灌注 品位D.标致 贯注 品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3月28日,全球举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旨在呼吁人们从生活做起,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保护环境。
B.电视连续剧《潜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观众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中国话剧与西方话剧的渊源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全面了解中国话剧,必须同时了解西方戏剧。
D.在被小将穆雷打败后,瑞士天王费德勒不以为意地说:“我并不在意输赢,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很享受这项运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屠格涅夫用满腔激情塑造了众多富有诗意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体现出其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B.经过小王同志的耐心解释,才使她的误会慢慢解除,怒气逐渐平息,最后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C.大陆熊猫赴台以后,为了选择熊猫的饲养员,台北市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熊猫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
D.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天鹅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
C.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
D.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丽,所以很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赤壁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作品,以“写志”为主,文章活脱灵动,文采灿然。尽管作者内心沉郁,却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超然。
B.《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哈姆莱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其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以无比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展现了硬汉的精神。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七月既望(看见)②纵一苇之所如(往)
③妾受生气已久(活人的气息)④舞幽壑之潜蛟(舞动)
⑤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一旦)⑥正襟危坐(端坐)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④⑤⑥
9.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终不能踰河而北B.不知东方之既白
C.侣鱼虾而友麋鹿D.迁徙鸟举
10.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B.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C.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
把图纸藏起来
D.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有的因为操行清白而被(您)赏识
二、阅读课文节选,完成11~12题。(8分,每小题4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1.选段在动词的使用上颇具表现力,请任选一个你认为使用精彩的动词,分析其妙处。
答: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它写出了光与影的什么特点?有怎样的效果?
答:

13.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8分,每空1分)
(1)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荷塘月色》)
(4)树色一例是阴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三、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14题。
14.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8分)
鹧鸪天 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入于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好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
B.“一巾华发上溪船”,写出自己登舟的情景,“一巾华发”,可知词人此时正值青春年少,英气勃发。
C.“橹破滩痕散复圆”,船过处,滩痕一一复圆,细致的观察体现了词人与大自然的契合,静中有动,别具情趣。
D.“避人鸥鹭更翩翩”,江上的鸥鹭翩翩飞翔,自由自在,也流露出词人在欢娱之中的几丝伤感和对物是人非的人世沧桑的感慨。
E.“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不禁令人联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玩味起来,又觉韩词婉而李诗豪。
(2)这首山水词,手法巧妙,无论在景物描写、细节刻画还是虚实结合等方面,都给人以趣味盎然之感,请从中任取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5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5分,15~17每小题1分,18题2分)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内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17.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1).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3).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4).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5).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6).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1)、(2)、(4) B.(1)、(5)、(6)
C.(2)、(3)、(5) D.(3)、(4)、(6)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2分,每小题3分)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梁衡
①此次武夷之游,我惊奇地发现此游无攀援之苦,只要躺在竹筏上默读两岸的群山就行。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
②两岸山上茂林修竹,藤垂草掩。筏子拐过一两道弯,河就渐行渐窄,山也更逼近水面,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葱郁。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浓密的草窝里突然冒出一树芭蕉,阔大的叶片拥着一束明艳的鲜花,仿佛遗世独立的空谷佳人。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让细密的水波谱成一首清亮的渔歌,和着微风在竹篙的轻拨慢拢中飘动。这时山的形已不复存在,人的耳目也已不起作用,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仿佛听到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这时
下载此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作文
    • 高中
    • 初中
    • 议论文
    • 记叙文
    重点推荐
    网站导航 江苏教育网 大学排名 作文大全 个人简历模板 经典语录大全 江苏美术高考网 江苏技校招生 南京留学 南京培训 南京兼职 南京化妆培训 南京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