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详细内容

承德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发布:2012-12-27  来源:
分享到:

这篇关于“承德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的作文,是由江苏招生教育网作文频道 http://zuowen.js-zs.org 整理,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承德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中作文网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门,第一卷45分,第二卷105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45分)
一、(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准确的一组是( )
A.氾水(fàn) 栖息(qī) 游说(shuǒ) 跌宕放诞放诞多姿(dàng)
B.会稽(jǐ) 官宦(huàn) 更改(gèng) 摇曳生姿(yè)
C.昳丽(yì)窥视(kuǐ)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
D.唾弃(tuò) 翁媪(ǎo) 沟壑(huò) 恃才傲物(sh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
B.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
C.行李之去来 (行李,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戍,防守、守卫)
3.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夫战,勇气也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非二三子之罪也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C. 乃号令于三军曰 D。 以其无礼于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敢以烦执事
5.对下面“之”的用法判定准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何厌之有
③行李之去来,共其乏困 ④辍耕之垄上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回类准确的一组是 ( )
⑴晋军函陵 ⑵若不阙秦 ⑶闻寡人之耳者
⑷私我也 ⑸吾妻之美我者 ⑹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⑺赵王之子孙侯者 ⑻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⑼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⑴⑺/⑵⑶⑷⑸/⑹/⑼/⑻
B.⑴⑹/⑵⑶⑷⑻/⑸/⑺/⑼
C.⑴⑹/⑵⑶⑺⑻/⑸/⑷/⑼
D.⑴⑺/⑵⑶⑻⑼/⑷/⑤/⑹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贱息舒淇,起码
C.寡人闻古之贤君 D.老臣病足,曾不能狂奔
8.下列加点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君将哀而生之乎。
9.从句式特点望,找出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项( )
A.夫晋,何厌之有 B.忌不自信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诸侯有在者乎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具体的纪传体著作,传为年龄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谋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庶民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摄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往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饮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船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啜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1.列两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定准确的一项是( ) ①以暴露庶民之骨于中原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船以行
③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④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入不用命,退则无耻 B.齐地方千里
C.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准确的一项是( )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 ③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④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⑥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⑦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A.①⑤/②④⑥/③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⑦
C.①②④⑤/⑥/③⑦ D.①/②④⑤/⑥/③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5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釉逗“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进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狂奔,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贵体之有所郄也,故愿瞅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大后之色少解。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竭力
B.至而自谢 谢:报歉
C.乃自强步 强:委曲
D.少益耆食 益:更加
15.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用法判定准确的一项是( )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②殊功异德 ④和于身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第II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二.(20分)
阅读一首唐诗完成16—17题(8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舟,
桃花绝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6.对下面一首唐诗评析不准确的一句是(3分)(谜底涂在答题卡16题处) A.首句点染前景。其中“隔”与“隐隐”相配合,创造出一种朦胧,深遥的意境。
B.二句勾画近景,画面幽静明丽。“问渔舟”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对桃源仙境的心驰神去。
C.三四句有趣的一问一答,表达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去,也透露出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
D.这首诗把面遥景与符合此景的桃花源故事水乳交融地写在一起,诗笔活泼,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17.请结合全诗扼要分析“隐隐飞桥隔野烟”在写作技巧上的消息结合的妙处。(5分)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恐太后贵体之有所郄也,故愿瞅见太后。(4分)

——————————————————————————
(2)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4分

——————————————————————————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白部门。(4分)(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上赏,-------------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入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入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有志者事竟成,——————;(2分)苦心人天不负,——————。(2分)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空山鸟语 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鸣。
②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悄悄地躺在展下落叶的土地上,这时您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的语言吧!
③鸟的叫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您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您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叫鸣,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④鸟的语言永遥叙述着动人的爱情。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往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叫鸣。它们老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认识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嚎。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
⑤山雀是顽皮的精灵,总是成群结队地撒野,总是呼朋唤友,高兴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叫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狼藉地、急骤地漫开撒来,直把您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您阴翳的心版上引入阳光,在您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
⑥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靡的自由、这么无邪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老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模糊,谁又能永遥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望,人,制造出自己的枷锁束缚,把自己套牢,乃是天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您快乐不快乐,不管您忧伤不忧伤,不管您有多少无聊的思惟,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遨游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唉!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呢?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进睡的时候,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犹如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刺眼的色泽,任凭深谷深林往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近、忽遥,那飘渺的叫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飘渺的几声,便会拉归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归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里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疾驰在石板上得得的马蹄声溘然隐往了。这是梦境,斥责!这是在天涯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鸣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归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您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天然的动静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20.作者在文中说:“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靡的自由、这么无邪的喜乐能不怅然呢?”结合文章内容,归答作者所说的“怅然”的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主要写鸟儿的叫鸣,但在第七段开头却写山林进睡鸟儿静默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在文中说“鸟的叫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分条陈述作者这样写的详细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23.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联系关系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谜底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3分)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洁的美,顿挫的美,归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归事, ⑥ 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岩<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谜底①——②——③——④——⑤——⑥——
24.将下面句子的词语重新组合,改写另外两个句子。要求:(1)不得改变基本意思。(2)不得增减文字。(3)可增添标点符号。(4分)
隋朝大运河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堤岸。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是某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与农夫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流动后所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在词语、语法、表达等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四处,将序号和修改的内容填进表格中。(4分)
我对农村妇女①抱有无比深挚的感情。②在那难忘的“与农夫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③ 邻居的两个大嫂无微不至的④关心卧冬掌趟我。⑤她俩在我下地劳动时手把手地教我施肥,又教我播种;我烧火做饭,她们送来了⑥刚摘下来的新鲜的瓜果和蔬菜……

序号 修 改





五(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头驴了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鸣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往。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的办法搭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性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早晚总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土壤落到枯井里时,驴子鸣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土壤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壤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疑的事情,他努力地抖搂背的的土壤,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土壤去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搂那些打在背上的土壤,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疑的目光中,潇洒脱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请以“走出尽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滓(。②体裁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铺开想象等。③标题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谜底卷 考生考号:——————
————————装——————订——————————线——————

一(48分)1---16题谜底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的谜底书写在下面对应的题号处,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谜底卷。试题卷妥善留存。
二(20分)
17:(5分)



18:)(8分)
(1)(4分)
(2)(4分)

19:(4分)——————,—————————,————————,————————。
20:(4分)————————————————————————————————————————————————————————————————————————————————————————————————————————。
21:(4分)————————————————————————————————————————————————————————————————————————————————————————————————————————。
22:(6分)
(1)——————————————————————————————————
(2)—————————————————————————————————
(3)—————————————————————————————————————
三(11分)
23:(3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4:(4分,各2 分)
(1)—————————————————————————————————————
(2)—————————————————————————————————————
25:(4分)
序号 修 改





评分谜底和作文评分要求
1. C(A游说shuì;B更改gēng;D沟壑hè)
2. C(行李:出使的人)
3. C(均为代词译为:那)
4. B(介词:和A,助词,主谓之间/的。C,介词,向/在。D,介词由于/用。)
5. B(1,3助词,取消独立性。2助词,宾语前置标识。4动词,在。)
6. D(名为动/使动/形为动/意动/名为状)
7. A
8. B(名为状,其余均使动用法)
9. D(疑问句,其余均宾语前置句)
10. A(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11. D(1以至于,2同“而”,3助词,主谓之间;4助词的)
12. C(“摩厉”同“磨砺”)
13. C(使动/为动/名为状)
14. D(益,徐徐)
15. C(1很,非常。2特殊的。3介词,向。4介词,对)
16. C(见赏析)
张旭《桃花溪》赏析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舟:桃花绝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固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遥,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令人着迷: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瞅往,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进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望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遥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流浪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舟在轻摇,景色幽静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舟”,一个“问”字,诗人也自进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鹄立在古老的石矶旁,瞅着溪上流浪不绝的桃花瓣和渔舟出神,模糊间,他好像把面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入进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舟”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去的情态。他问得无邪有趣:“桃花绝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好像真的以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入进桃源之洞。这洞毕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去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题目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遥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铺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遥蕴藉,耐人寻味。
17,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1分):野烟使桥化静为动(1分);桥使野烟化动为静(1分)。感到一种朦胧美(1分)。“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还暗示出诗人是在遥观(1分)。
18,(黑体字为得分点)(1)却又担心太后的玉体有(什么病痛)不惬意的地方,因此(很想望瞅你)但愿探瞅拜见你。
(2)不是自汲庠鹦身耕种的粮食就不吃,不是自己夫人织的布就不穿。
19,(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入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入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入者。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船百二秦关终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各2分)
20,人都有鸟儿一样的欢乐时光(1分),但因为人自己制造出的枷锁束缚,把自己套牢,而使欢乐流逝,成为天然中最可悲的族类(3分)(意思对即可)
21、:渲染一种寂寞幽静的氛围(1分),衬托鹧鸪缥缈几声叫鸣(2分),引发寂寥、苍凉的思乡之情(1分)。(有渲染衬托思乡之类的意思即可)
22、(1)鸟的语言永遥叙述着动人的爱情;(2)鸟的叫声里透露着欢乐与自由;(3)鸟的叫啼声里有诗情,能引发人的思乡感情;(4)从鸟儿美妙的清音中能听到天然的动静和人世的沧桑。(每项2分,答对任意三项得满分)
23,①之所以 ②由于 ③所以 ④也 ⑤绝管 ⑥但是
24,谜底示例:隋朝的大运河拍打着堤岸,千年依旧。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堤岸,隋朝大运河。千年依旧,隋朝的大运河拍打着堤岸。千年的堤岸,隋朝大运河依旧拍打着。
25.①“抱有”改为“怀有”;②“难忘的”三个字调至“日子里”之前;③“两个”改为“两位”;⑤改为“我下地劳动,他俩手把手地教我施肥”;⑥删掉“新鲜的”三字。
26.作文评分尺度
1.立意符合话题,结构相对完整,不得低于38分;
2.立意紧扣话题,体裁明确,结构完整,不得低于42分;
3.立意新奇,体裁明确,讲究写作技巧,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不得低于46分;
4.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字体美观,不得低于50分;
5.文章符合上述任何要求之一,且有文采,可以考虑给满分;
6.立意不高,思惟偏激,牢骚诉苦,甚至拿教育调侃等,凡是让评卷者心理感觉不惬意的现象的文章,一律不得高于15。分
作文材料
感悟
一位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回来的战士,走入一茶馆,茶馆里,人们悠闲地喝茶,抨击时弊,诉苦糊口,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而战士在茶馆里,却感悟到难得的清闲和安逸。
一位刚从茫茫沙漠回来地游者,无意偶然见到一弘清泉,绿绿的小草绕着清泉生长,心情是那样难以按捺地激越,他感悟到天然地生命源于水,人们面对社会天然都会有所感悟,感悟社会地夸姣与丑恶,天然地蓬勃与残酷.等等。
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但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



下载此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作文
    • 高中
    • 初中
    • 议论文
    • 记叙文
    重点推荐
    网站导航 江苏教育网 大学排名 作文大全 个人简历模板 经典语录大全 江苏美术高考网 江苏技校招生 南京留学 南京培训 南京兼职 南京化妆培训 南京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