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有关写富春江的作文:富春江之行”的作文,是由江苏招生教育网作文频道 http://zuowen.js-zs.org 整理,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我常常与一些在临平的文学家朋友去茶楼闲扯,说到山水,我们总是绕不开“元朝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此公工书善诗通音韵,45岁时因官场失意过起了隐士生活,往来于杭州、松江、常熟等地讲道卖卜,50岁左右才开始山水画及文学创作。他旷达浪漫,常酣饮游乐,人称“其侠似燕赵剑客,其达似晋宋酒徒”。而且后来居然参加了道教,与我心目中的偶像张三丰颇有交情。这样的性格令我梦想回到元朝,与黄大师临风把盏,纵情山水。据史记公元1347年,79岁的黄公望偕好友无用禅师游富春江,并一起论道作画,留下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据说这幅画黄公望前后经营了7年,一笔一划均从真山真水中提炼概括而成,堪称现实主义杰作。初中作文网
的确,如果你到过富春江,如果你的感觉还不算迟钝,就不难领会到黄公望画作中散逸出的灵气和神韵。富春江为钱塘江之中段,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富春江河谷地带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多次海侵海退,强烈褶皱和大断裂发育而成,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两山夹一江地貌。它与长江山峡、桂林山水并称我国三大山水风光带。两千多年来,这片奇山异水间也流传下不少人文遗迹,最早的要算标记着秦始皇南巡的秦皇浦、秦望桥等地名,而最有名的就是纪念东汉严光隐居垂钓的严子陵钓台。然而,相对于大自然的绝代清音,人类的小打小闹实在算不了什么。这正是我不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原因,比起《富春山居图》,前者太吵了,而后者给出的那种超越时空的气度,那种透出纸背的隐逸风范,与我心有戚戚焉。六百多年前辗转于富春山水间的黄公望,想必正是厌倦了人生的非常道,而执着于在笔墨间展示永恒的自然之道罢。作文网 高中
2001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为了追踪《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我与余杭文联的几个笔友从桐庐的富春江小镇租船顺流而下。果然一路美景,直叫人晕眩。我们一行七人你一言我一句背诵起中学课本里读到的南北朝吴叔痒描绘富春江的文字:“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山,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居然凑合着把全文背下了。急湍猛浪没有遇到,或许由于江面宽阔,水流十分平缓。两岸峰峦肃立,山坳间村舍错落,偶见炊烟升绕。时不时见岸边泊一小船,船舷立几只黑羽长嘴的鱼鹰。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景随人迁,人随景移。黄公望画里那种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真切地展现在了眼前。
我们约摸行了三公里,转了个弯,江面变窄,水浅了些,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船底几乎贴着石头划过,发出“擦擦擦”的声音。船工告诉我们严子陵钓台到了。果见半山腰有两块突出的磐石。我们弃舟登岸,穿过一片碑林,到了“严先生祠堂”,据说祠堂最早建于唐代,后屡经兴废重建,如今的子陵祠是1983年仿原祠风貌重建的。入祠,“光武故人”的横匾下,子陵塑像清雅古朴,面目和善,一身布衣,目光里透露出一股甘居林下、不事王侯的咄咄傲气。祠内香烟缭绕,三两游人正焚香参拜,从他们的虔诚中可以看出子陵的人格魅力。严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本姓庄,因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姓严。他少年时远游投学,与南阳人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建东汉,即帝位,他变名姓,隐居不见。刘秀下诏四处寻访,有人见他反穿羊裘在泽中钓鱼,于是备车备礼去接他,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是严子陵被招入京,且被邀与刘秀同榻而睡。子陵睡相不好,将自己的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入奏,说昨夜有客星侵犯帝座。刘秀笑道,这是我与老朋友同床睡觉的缘故。刘秀要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严子陵坚辞不仕,携妻子隐居富春山,以耕钓终老。千百年来,他隐居垂钓之处,竟成名胜。后人追慕其高风亮节,凭吊者络绎不绝。据史记,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一千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处,留传下来的诗文竟达两千余首。
我国古钓台很多,据我知道有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有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有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有东越王王馀善钓台,湖北武昌县江滨有吴孙权钓台……但最为著名的,恐怕要数严子陵钓台了。古往今来,不论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好垂钓者众矣。而能闻名天下、流传千古的钓者,当然是极少数。姜太公,直钩钓鱼,意味深长;而严子陵,反披裘衣,心无旁物,飘然若仙。唐人张继诗云:“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古往今来,不为富贵荣华所动者又有几人?虽然“君子固穷”,有些人困境中也能安于贫困,但如果高官厚碌送到面前,还能视之如浮云者,天下之大,又有几人呢?至于功名利禄,严子陵先生,非不能为,不屑为也!这也是严子陵高于其它隐士之处埃的确,严子陵的归隐,更具主动性。想起北宋张绶诗句:“范蠡功成始遁逃,渊明五斗便辞劳。先生二事俱无一,名与青山万古高。”范蠡功成隐退,这是他的明智,他深知越王为人,故而逃之夭夭,但多少有点无奈;陶渊明呢,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厌倦官场礼法,为保护自己的心灵,所以退隐。而严公的处境呢?刘秀肯定不是勾践,没有滥杀的爱好;另外严公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这在封建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严公还要隐居,看来林泉之志确实是出于本心,相比范、陶,似乎更为超远、淡泊。也或许,富春山水实在太美,拴住了子陵的心;江中那种叫“乌石滩”的鱼味道太鲜,留住了子陵的人。
钓台分东、西二台。我们踩着一级级青石条向山顶攀登,不多时便上了东台。台上地势平坦,临崖俯瞰,落差百尺,山崖壁立,让人心生恐惧。难以想象,当年严先生就是坐在这儿执杆垂纶的。或许,他钓的并非鱼,而是一种淡薄的心境吧。台西百米处即是西台,想当年南宋爱国人士谢翱在此哭祭文天祥的行状,真让人唏嘘动容。从东台隔江而望,对面山上繁花似锦,白的梨花,粉的桃花,红的杜鹃……东一片,西一蔟的,将一片青山打扮地分外妖娆。兀立东台,面对这逝者如斯的春江水,想起了范文正公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先生在天有灵,面对今天的红男绿女,不知是喜是悲。
下台时见一亭,上有楹联:“远道息尘劳,向此间坐石看云,放怀宇宙”、“高台瞻胜迹,羡当日耕山钓水,俯视王侯”。想到吾辈一班名利烧心的游客,在此破了这山水的清静,实在是“羞见先生面”,真应该“夜半过钓台”埃
我们来时就计划好了要去富春江的另一处叫白云源的地方。于是我们又乘船在明镜似的江面上行了一个多小时,上岸后进到一个村庄。时近中午,我们找了一家饭馆用餐。点了一桌农家菜,喝了一顿好酒。山里的鱼,山里的鸡,杨梅酒,蛇酒,如此口福令我们顿生留连之意。果然同行的王小明提出在这住上一宿。但富阳文联的朋友在白云源等着我们呢。吃罢我们便马上挺进白云源。据传说范仲淹任睦州知府时,有一回登严子陵钓台,望东南方岩崖绝壁,白云徐生,问同行人那是何处,回答说是晚唐诗人方干隐居处,范仲淹便题名“白云源”。白云源是富春江――新安江南岸龙门山脉的核心山区,也是杭州、金华、绍兴三地的地理分界,随着地势从海拔30米到1200多米垂直上升,地貌、气候、植物垂直分布,溪流众多,瀑布成群,峭壁林立,水急潭深,树大林密。不时可见淡淡云雾在山头弥漫缭绕。长住于此,不是神仙也成仙,怪不得严子陵独衷于富春山水,而弃荣华富贵如敝履呢。
出得白云源,我们乘车沿江于下午三时许到达郁达夫故乡富阳。富阳文联的朋友带我们来到江边的鹳山,这是一座高仅40余米的山,却是富春江重要景点之一。山上有清同治年间建的“春江第一楼”,有著名爱国之士郁华(曼陀)为供老母安度晚年建的“松筠别墅”。顺山路而下至三面临水的石矶,居然又是“严子陵垂钓处”,看来严子陵是钓遍了整条江埃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富春山水富含了数千年的隐士之风。
记得很清楚,那天与我同行的徐建萍是一位着迷于气功的朋友,他在鹳山上一棵古樟前手舞足蹈,说是“采气”。看他神鬼附体的模样,我真有点惊心动魄。事后他对我说感觉好极了,这里的气是清气和浩然之气。是的,如果拿人居环境来说,富春江一带确是上上之眩, 这里空气清新,风光养眼,江水长年保持在二级水质,养身怡情,快矣至哉。在那里活着,活到高寿一般是没问题的,不是吗?两千年前的严子陵80而卒,六百多年前的黄公望活到了86岁。
朋友: 如果你也想体会一下大自然的风光, 不仿游游富春江.
下载此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