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变得简单”的作文,是由江苏招生教育网作文频道 http://zuowen.js-zs.org 整理,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在雨天开车经过一个站牌时,发现有三位等着上车的人,一位是医生,等待他的是一个重要的手术;一位是生命垂危的病人;最后一位是等着上班的中年男子。而你的车只能坐下一个人,这时你会选择让谁上车?”大部分人会选那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因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不可能见死不救,出于善心,你应该帮助他。也有人会选医生,因为这毕竟是个重要的手术。当然也有少数人会选男子,因为留下医生给病人治疗。
但是,正确答案却不是这样。你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载病人去医院,而你陪男子一起等公车。这样三全其美的办法你想过没有?我们往往只局限于单方面狭隘的思想,不懂得变通。
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束缚我们思维,往往是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你不可能将车钥匙交给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你不想放弃你所拥有的,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放手会满足他人的需要,这就是反实际的创新问题。
诸如此类,比如一个推理问题,“山顶上有一户人家,半夜听到有人敲门,开门时却没有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又开门却没有人,如此反复N次之后,再没有听到敲门,第二天早上,警察发现山下有个死人,上山就立即将那人捉了,为什么?”按常理,我们想破头皮可能也想不出山顶的人怎么可能把人杀死在山下呢?敲门的人又为何死在山下?答案无从得知,但这是创新问题。我们不要能用世俗的思维来考虑这道题,必须突破常规。答案是:门是向外的,他一开门就将人推到了山下,如此反复,那人不摔死才怪咧。
听完,我们觉得好笑,我们思考的难题竟然是这么的“荒谬”。荒谬吗?不是,只能说我们的思想太局限了,第一个答出这个问题的还是个孩子。
为什么孩子可以回答对的问题我们却束手无策,是我们的智商不比孩童吗?不是,是我们的智商太高了,往往把问题想得复杂化。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弟弟问了我一个三年级的应用题,我想也没想就列方程求解,弟弟不懂,第二天他去问了老师,结果就只有两步,而且是算式,这就是知识的负效应。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随着知识的等级增加,我们开始寻找高级数学的世界,由于负担的加重,我们便失去了原本的那份单纯和简单,而事实却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那一部分。
学会用最初的那份简单,用最单纯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忻州高二:摊开手掌的承诺
(责任编辑:admin)